全面封鎖!美國將禁止向華為提供任何產品?外交部回應
多年來,華為一直飽受美國對5G和其他技術項目的出口限制,但即便如此,中美并沒有完全脫鉤。高通、英特爾等公司都有向華為出售某些商品和技術的許可證,如高通2020年獲準向華為出售4G智能手機芯片。
如今,情況似乎要惡化到極點。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切掉供應商和華為的所有聯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1日回應,這種做法是“赤裸裸的科技霸權”。
今天值得關注的新聞還有——
01 巴基斯坦清真寺現自殺式襲擊,“到處都是灰塵和尸體”
02 5月結束新冠疫情緊急狀態,美國“抗疫之戰”告終?
03 埃及警方臥底交友軟件,只為抓捕同性戀者
04 AI預測全球變暖:半個世紀后氣溫將達臨界點
(圖源:視覺中國)
“赤裸裸的科技霸權”
彭博社報道稱,美國一些官員向拜登政府提出,全面切斷華為和美國供應商的聯系,若這項政策獲得通過,所有美國供應商向華為供貨的許可證申請都將被拒絕。知情人士稱,這項政策還處于早期討論階段,有可能在今年5月獲得通過,即美國將華為加入“實體清單”四周年之時。
據路透社報道,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新的封鎖政策除了包括5G技術之外,還覆蓋了4G產品、Wi-Fi 6、Wi-Fi 7、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機、云產品在內的更大范圍。對此美國商務部發言人僅表示,將“不斷評估我們的政策和法規”,而英特爾和高通都拒絕置評。
拜登政府延續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一直在研究如何阻止中國打造本土芯片行業。2021年3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發布一份清單,列出了所謂“對國家安全構成不可接受風險的通信設備與服務商”,華為、中興等五家中國科技企業榜上有名;2022年11月,該清單正式啟動。在今年1月27日,美、日、荷剛達成協議,將限制向中國出口相關半導體設備。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強調,中方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底線、無理打壓中國企業。這種做法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有損國際社會對于美國營商環境的信心,是赤裸裸的科技霸權。中方將繼續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圖源:NDTV)
巴基斯坦清真寺
自殺式襲擊,
“到處都是灰塵和尸體”
1月30日,巴基斯坦白沙瓦清真寺受到自殺式炸彈襲擊,導致屋頂坍塌,當時有300多名信徒正在清真寺內祈禱。當地時間1月31日,據巴基斯坦白沙瓦雷丁夫人醫院發言人證實,爆炸事件目前已造成92人死亡。
“爆炸聲震耳欲聾,我倒在了地上,”襲擊發生時,清真寺附近政府雇員沙比爾·阿夫里迪說,“當我跑向清真寺時,看見到處都是灰塵和尸體?!?
該清真寺位于幾座重要的政府和軍事建筑的所在地。反恐部門的一個辦公室就在附近,屬于高度安全的區域。官員們表示,他們正在調查這名自殺式炸彈襲擊者是如何設法突破幾個安全檢查站到達清真寺的。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白沙瓦市一直飽受恐怖主義之苦,2014年,塔利班武裝分子襲擊了該市的公立學校,造成150多名名學生和教師死亡。巴基斯坦國防部長稱,在塔利班于2021年接管鄰國阿富汗之后,該省的安全局勢顯著惡化。
巴基斯坦塔利班(TTP)的一名指揮官薩巴卡夫·莫赫曼德在推特上發帖稱對此次襲擊負責。但幾個小時后,巴基斯坦塔利班發言人穆罕默德·庫拉薩尼與爆炸事件劃清界限,表示該組織的政策不針對宗教場所。
5月結束新冠疫情緊急狀態,
美國“抗疫之戰”告終?
當地時間1月30日,美國總統拜登通知國會,他將應對新冠疫情的緊急狀態延長至5月11日,之后一并取消。拜登反對眾議院共和黨人關于立即結束緊急狀態的決議,以便為各州提供更充足的時間來做準備。
2020年3月13日,特朗普首先宣布COVID-19大流行為全國緊急狀態,而拜登自2021年1月上任以來,已多次延長緊急狀態及措施,使數百萬美國人獲得免費檢查、疫苗和治療。
結束國家緊急狀態和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后,新冠病毒將被視為地方病級別的公共衛生威脅,可通過各機構的正常權威來管理。
在接種疫苗和進行檢測時,有私人醫保的人將有部分自付費用,而沒有醫保的人則必須全額自費。而一旦政府停止購買新冠疫苗,預計疫苗價格也將躥升,輝瑞表示每劑將要價130美元。
拜登行政當局之前曾在去年考慮結束緊急狀態,但是決定暫時不要這樣做,這是因為擔心病例有可能出現“冬季激增”,而且希望讓醫療保健提供者、保險公司和患者有充分的時間為緊急狀態的結束做準備。
“國家基本上恢復了正常,”共和黨眾議員湯姆·科爾稱“每個美國人都回去工作和上學了,他們的活動沒有任何限制?,F在是時候讓政府承認這樣的現實了:大流行病結束了?!?
(圖源:tipranks)
埃及警方臥底交友軟件,
只為抓同性戀者
據BBC報道,在保守的埃及,性少數群體常常需要通過交友軟件來尋找對象,但埃及警察會在同性戀交友軟件上偽裝身份、故意接觸其他用戶,然后以“放蕩”罪指控性少數群體。
在埃及,同性戀并不違法,但經常被指控犯有“放蕩”“不道德”和“褻瀆神明”等罪行,也越來越多地成為政府在互聯網上審查的對象。
一位叫萊思的男同性戀者告訴BBC,他在交友軟件上收到“見面喝一杯”的邀請,但當萊思到達時,他的朋友卻不見蹤影,而等候的警察逮捕了萊思,將他關進了刑警隊的牢房。
萊思聲稱警方隨后在交友軟件上偽造了他的個人資料,修改了他的照片,編造了聊天記錄,使它們看起來很露骨,似乎顯示萊思在提供性工作。最后,萊思因“放蕩”罪被判入獄三個月,上訴后減為一個月。
Grindr、Hornet和Scruff等性少數交友軟件正在不斷更新來應對政府審查、幫助同性戀用戶保持安全。Grindr的新版本允許中東、海灣和北非地區的人們更改縮略圖標、設置密碼等,Hornet和Grindr還為埃及人添加了阿拉伯語的額外安全提示,提醒用戶們在見面前采取額外措施確認身份。
(圖源:視覺中國)
AI預測全球變暖:
半個世紀后氣溫將達臨界點
根據2015年簽訂的《巴黎協定》,各國已承諾將全球平均氣溫升高的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最好是1.5攝氏度。但最近,人工智能預測氣溫將比人類設想的更快到達臨界點。
1月30日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即使在未來50年世界能達到凈零排放,在2065年之前升溫2攝氏度的概率依舊高達80%左右;如果排放保持在高位,在2050年前升溫2攝氏度的概率為50%。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稱,保守估計,世界已經比工業化之前暖和了1.1攝氏度。如果超過1.5攝氏度,極端洪水、干旱、野火和食物短缺的可能性將急劇增加。而如果溫度上升超過2攝氏度,則會帶來災難的、不可逆轉的影響,比如讓30億人“長期缺水”、1/5的陸地物種面臨滅絕風險。
此前IPCC預測,在低排放的情況下,全球氣溫升幅不太可能在本世紀末達到2攝氏度,但人工智能的預測顯然更為悲觀。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迪芬鮑爾說,這就是人工智能與科學家真正不同的地方。通常情況下,氣候科學家使用一堆計算機模型進行模擬,然后試圖找出哪些模型做得最好。而人工智能可以在大量有時相互矛盾的氣候模型預測中,學習到最可靠的指標?!?